时间:2022-12-08 17:58:04 | 浏览:716
全球经济的逐渐复苏,激起了国际市场对大宗商品的需求,从而引起了一波“涨价潮”,其中,天然气的价格一路狂飙,石油价格在今年9月份稍稍“降温”后,遇到全球能源危机,又开始新一轮涨价,且一度顶破85美元/桶,现在就连煤炭也成为国际市场争相抢夺的“香饽饽”。相比下,铁矿石成了今年表现最差的大宗商品。
据周二(11月2日)最新行情,铁矿石主力合约跌破600元/吨,报577.5元/吨,跌幅扩大至8.04%,为近17个月(自2020年5月起)以来首次。要知道,在今年5月份,铁矿石的价格曾一度飙升至1358元/吨,仅5个月,铁矿石“身价”就大跌约57%。
铁矿石“跌落神坛”背后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?首先,铁矿石需求受到提振最大的原因就是各国的基建计划,钢铁需求变高同时也拉高了铁矿石的需求,但是目前很多基建计划的材料接近饱和,钢铁和铁矿石的需求也就相应下降。
其次,则是因为当前全球定下节能减排的目标,而钢铁行业属于高能耗和高碳排行业,因此这个行业也开始作出相对应的减产和整改。中国是钢铁生产大国,在“双碳”目标的驱动下,我国钢铁行业进入严禁新增产能的阶段,力求全面提升该行业的环保、能耗以及碳排放水平。这样一来,铁矿石的需求自然也就放缓了,需求量下降,价格也就受到影响。
实际上,看到铁矿石价格日渐疲软,一些铁矿生产大户开始“坐不住”了。今年9月份,巴西铁矿石生产“第一把交椅”淡水河谷宣布,将该司明年的铁矿石产能从4亿吨下调至3.7亿吨。到了10月份,该司在调整四季度产能的同时,又一次削减2022年的产能,降至3.3亿吨。
除了巴西铁矿石大户,澳大利亚铁矿石巨头也承认,今年9月份,该司的铁矿石产能仅有6330万吨,比月均产能低3%。
值得一提的是,面对黯淡的铁矿石前景,今年10月18日,淡水河谷找到我国钢铁企业寻求合作,双方签订协议,合作开发碳排放量低的冶铁业务。市场分析,如果能找到一个低碳排放的炼铁渠道,这或许能够让铁矿石需求重新得到提振。
文 | 张建琳 题 | 林嘉 图 | 卢文祥 审 | 吕佳敏